資訊系統的轉換成本很高,尤其是和公司營運直接相關的更難轉換,導入資訊系統的初期必然有磨合期,做些小修改以貼近實際需求,過了磨合期就會希望能一直用下去,5 年、8 年、10 年、…… 更換系統的契機大致有2個: 舊系統不足以支撐日益增加的業務 有其他更高效且不貴的系統 除了擔心營運資料無法百分之百轉移,人員的教育訓練更是耗費時間,員工數量愈多的公司愈是如此。歷經半年、一年才能上手的也不少,如非必要怎麼可能 2、3 年就來折騰一次。 最近南山人壽耗資超過百億的「境界成就」系統所帶來的災難,就是轉換系統不成功的例子,影響十五萬張保單,搞到董事長被停職 2 年。當然各項決策失話是造成南山人壽新系統災難的原因,但也不難看出系統轉移所要冒的風險。 因此投資專營系統整合的公司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必須確認該系統公司具有堅強的軟硬體整合實力,本身的公司運作是健康並能永續發展的。最近發現一家系統整合公司,查看它的財務報表發現是家經營優良的公司,不僅 ROE 高而且又有自由現金流,盈餘一直成長,截至今年八月的累計營收也是歷年來最高。 於是開始思考投資這類公司有什麼好處?便想到了之前在《 護城河投資優勢:巴菲特獲利的唯一法則 》一書中看到的內容,裡頭列舉了幾項護城河的類型,轉換成本就是其中之一。剛巧碰上工作的地方最近在更換資訊系統,思考過後提筆寫下些許心得。 最後,請問你的手機作業系統是 Android 還是 iOS?已經順手的系統會想換嗎? 【南山人壽啟示錄】台灣金融業最具野心的數位投資,為何變600萬保戶的夢魘? 史上第二位遭停職的保險公司董事長 南山杜英宗遭停職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