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自動化執行的財務規劃

在《財務支出狀況整理》一文中,利用簡單的表格將每個月固定的支出清楚條列出來,並且知道在付出這些錢之後,還剩下多少能夠自由運用的錢。

接著就是讓每一塊錢各就各位,我的方法如下:

  • 開設各分類的銀行帳戶
  • 利用定期自動轉帳功能,在發薪日的隔天就將錢轉入分類帳戶
  • 申請自動扣繳水、電、瓦斯、網路、手機、稅金、保險費……等支出


銀行子帳戶方便管理


不用真的到不同的銀行開戶,有不少銀行推出子帳戶的功能,在網路銀行就能新增子帳戶,像是玉山銀行台新銀行第一銀行 ez-Account 都可以。我自己是用玉山銀行,它能夠新增 5 個子帳戶,也能為子帳戶申請金融卡,統一透過網路銀行管理非常方便,也省了跨行轉帳的手續費。


依用途分類:急用金、保險、稅金、個人零用金


我建議至少開設以下五個子帳戶管理各項支出,其中急用金、保險費、稅金等三個帳戶的錢流出的頻率很低,只在每年要繳保費和稅金時才會流出,平常是先將錢撥過去讓自己知道那些錢已有用途不能隨便動用。

零用金帳戶的餘額則是變動最頻繁的,也是最需要花心思注意的,在零用金的限額裡要想辦法達到最高的生活品質,也可以說是享樂帳戶,唯一原則是不透支!
帳戶
說明
急用金帳戶
  1. 存 6 到 12 個月的薪水
  2. 先每月提撥收入的 10%,再視狀況調整
  3. 可用定存代替
預存保險費
  1. 年繳保費
  2. 加總所有的保險費,諸如醫療險、儲蓄險、殘扶險、汽機車保險
  3. 總額除以 12 即是每個月要預撥的金額
稅金
  1. 加總所有稅金,像是所得稅、燃料稅、牌照稅、房屋稅、地價稅等
  2. 總額除以 12 即是每個月要預撥的金額
  3. 設定自動扣繳
零用金
  1. 配合記帳習慣估計每個月要固定提撥多少零用金
  2. 吃喝玩樂、水電、瓦斯、手機、信用卡都從零用金帳戶支出
  3. 公用事業費及手機費申請自動扣繳
  4. 盡量使用 VISA 金融卡取代信用卡
投資
  1. 可做為基金的扣款帳戶
  2. 證券交割戶或期貨的出入金帳戶通常會另外開戶
  3. 每月提撥收入的 10% 到交割戶或基金帳戶,日後再調整


申請自動扣繳


所有能夠透過銀行帳戶自動扣繳的費用項目都申請好,將會省下非常多的時間,雖然很多費用也能在便利商店繳納,像是路邊停車費,但你要問問自己「繳個 15 元路邊停車費也要花上 20 分鐘,難道我的時間這麼不值錢嗎?」

以下是常見能自動扣繳的費用
項目
內容說明
租金
房租
公用事業費
水、電、瓦斯
稅金
所得稅、燃料稅、牌照稅、房屋稅、地價稅、……
保險費
醫療險、壽險、儲蓄險、殘扶險、汽機車保險、……
通訊費
固網、手機費
交通費
路邊停車費(不同縣市須各別設定)
信用卡
信用卡費


零用金是最大的黑洞

零用金帳戶的支出是變動最大的,為了不要讓它變成財務上的漏洞,一定要養成記帳的習慣,檢視哪些消費是想要而不是需要。

可以依照食衣住行育樂分類,每一筆支出都按照屬性歸類,例如同樣是吃飯,自己吃飯就歸在「食」,但和朋友上館子就歸在「樂」。如果是郵資、物流費可歸在「行」,因為「行」就有流動的意思,不管是指人還是貨物。

當然可以自行增加類別,但千萬不要太多,太多分類只會讓自己混亂,反而愈來愈不想記帳。剛開始試著寫清楚每個類別能包括什麼,這是個難題,隨著經驗漸漸的增加,會愈來愈清楚。記帳是為了檢視支出的結構,並不是讓自己在該花錢的時候有罪惡感,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

信用卡延遲付款的性質則容易造成混亂,過了一個月往往已經忘記上個月刷過哪些錢,這個月能花的錢可能繳完卡費就所剩無幾,因此我改刷 VISA 金融卡,帳戶裡有錢才能刷,一刷卡就會先扣款。

留言